暖心守沪 | 普陀这个小区把抗疫日志做成PPT,悉数放映他们的“第一次”!
从4月5日开始才建立起独立楼栋的微信群,从十多人的志愿者慢慢扩充至五十余人且明确分组,从凌晨发起不到十四小时的近三万募捐款……长征镇朝霞新苑小区的抗疫故事不断写下新的篇章,他们悉心记录下无数共担风雨的“第一次”,第一次抗疫自测、第一次物资发放、第一次爱心捐赠……PPT里复刻放映下的每个点滴,都离不开这群守护者。
志愿者制作的PPT
志愿者分组:服务更高效精准
起初,朝霞新苑小区的志愿者队伍并不大,他们做起事儿来充满热情,但少了几分实效。分发抗原的时候,只顾着发到位,但结果并未及时收集统计好,尤其是不擅使用手机的老人。于是他们开始认领楼道,形成一对几的工作执行机制、建立楼道微信群。这样基本的信息渠道建立起来后,居民们得以联结,沟通更为有效,大家的工作流程也逐步顺畅规范起来。
后来,这支团队不仅慢慢壮大,在前几天还进行了明确分工,形成了10个工作小组。从协调各组之间有序开展工作的综合联络组,到负责居民买药就医的医疗救助组,还有及对居民团购、政府发放生活物资进行运输的配送组,再到协同“大白”和居委进行抗原分发、核酸检测、环境消杀的防疫工作组……更具条理性的分工和有序的安排让这支志愿者分队的高效初现雏形。
夜深还在坚守岗位的志愿者们
安妮是网络维护组的一员,也是这份PPT的制作人。在小区500多人的大群里,她的日常就是及时解答居民的疑虑、帮助协调大家的需求。“今天几时做核酸呀?”“轮到我们了吗?”“今天有没有物资发放?”……琐碎而不间断的疑问不停在群里滚动,同一个问题可能要经历无数次重复的回答,好在大群里的人们都互帮互助、十分热心,“我的工作不过是随时在线上待命,真正辛劳的,是那些每日都奔忙在一线,不停搬运物资、消杀楼道、清理垃圾的‘大白们’。”
特殊时期的坚守:这是我们的职责
45栋、436户的垃圾清运被一人“承包”,这是什么概念?每户不过两三分钟自行回收垃圾的动作,归集到一个人身上,便是一日近乎16、17个小时的起早贪黑。朱师傅便是这个披星戴月的人,“拉起来是快的,就是装起来慢。一般楼栋下有个垃圾桶,但是碰上隔离楼栋,你得一家一户地去收。”这样的工作强度从1号便开始,而除此之外,他还承担了小区内一些转运物资的工作。
正在清理垃圾的朱师傅
近日的辛劳在他看来不过是分内之事,面对居民的认可,他也表示这不过是他工作到位的结果。先前垃圾分类的多次评比中,小区也是次次名列前茅,尽是这份责任心使然。“居民足不离户,垃圾总得有人清理。辛苦一点,也都是暂时的。”这份脚踏实地的坚守,虽无名,但不容或缺。
如果说朱师傅的工作是不被看见的坚守,那么史先生的服务便是迫在眉睫的需求。从政府发放、团购到外卖等一系列物资的消杀、发放,都由他经手,组织同事和志愿者们帮忙配送“最后一百米”。每天都有数不尽的物资亟待分发,最高一天的单量甚至过千,而这还没有加上一些零散的外卖单。从3月中旬开始,他每日几乎就是在沙发椅子上过夜,这样的日子已经过去近一个月,他似乎也习以为常,“还行,我们还能克服。这都是职责之内的事,只不过碰上特殊时期,但工作依旧得不打折扣地完成,这是基本。”
正匆忙送货的史先生
这些坚守小区一线的物业人员和基层工作者的兢兢业业都被居民看在眼里,这份敬业与责任心让大家倍感信服与感激。在志愿者们制作的PPT里,尽是这些守护者的身影,而居民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他们。大家深知,多一分理解与担待,少一分抱怨与焦躁,便是共克时艰的最好秘方。
记者:张成妍
编辑:尉澜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